最胶片的数码相机是哪个

2022-09-14 17:19:4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最胶片的数码相机是哪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佳能ixus系列哪款最好

佳能ixus系列200IS最好。

佳能IXUS200IS(SD980)是佳能IXUS系列相机中最好的小型数码相机,首款3.0寸触摸屏,24mm广角镜头;该机配备24mm超广角,配合新采用的5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相当于35mm照相机的24-120mm,最大光圈F2.8(广角)/5.9(长焦),焦距覆盖从超广角到中长焦。

含义

佳能IXUS(你好色彩)系列主要面对时尚用户,其产品特点为轻薄、小巧、美观,深为女性消费者钟爱。该系列在日本的型号是IXY,而在美洲和其它地区采用的型号分别是ELPH和IXUS。和EOS系列一样,该系列也是延续了胶片单反相机的型号。2004年有6款新产品面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产品线的齐全程度来看,佳能对该系列相机投入很大的力度。

画质最好的胶卷相机

个人觉得应该是尼康相机。因为在胶片时代很多专业摄影师都使用尼康相机。

十大单反相机排行最新

1、佳能Canon:始创于1937年日本,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2、尼康Nikon:于1917年日本,全球著名的光学产品设计和制造商,行业领先品牌,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

3、索尼SONY:始创于1946年日本,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世界知名品牌,信息技术行业领先者,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4、富士FUJIFILM: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产品及服务的制造和供应商之一,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三星SAMSUNG: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6、卡西欧Casio:始创于1957年日本,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世界知名品牌,数码相机十大品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7、松下Panasonic:于1918年日本,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品牌,大型跨国公司,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之一,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8、宾得PENTAX:创于1919年日本,世界著名单反相机品牌,领先的影像仪器制造商,宾得理光映像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9、奥林巴斯:于1919年日本,数码相机十大品牌,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

10、徕卡Leica:于1907年,世界光学制造界的领导者之一,有160年显微镜制造历史,十大数码相机品牌,徕卡相机股份公司。

除了真正的胶片相机,数码相机中哪个相机拍出来更有胶片感?

所谓“胶片感”,是指略带复古色彩的画质表现……同时还要有一点颗粒感……

这样的状态,理论上任何一款数码相机都能够实现。

在胶片时代,不同厂家的胶片的成像特点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极具个性化。

但是,到了数码时代,这个差异极大地减小了。

虽然在默认状态下,不同厂家的数码相机的成像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因为数码相机的可调节性更大,所以,在机内就可以进行多种调节,得到不同的画质表现。

另外,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其拍出的数码照片还具有巨大的后期处理余地……在电脑上,可以对数码照片进行脱胎换骨式的修改,得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效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所以,从数码相机本身的角度说,想得到胶片感,随便一部相机都是毫无问题的。

用胶卷拍照,底片最高分辨率都相当于哪个级别的数码相机?

胶片的分辨率是分子级的,理论上可以近乎无限放大,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使用中是不可能的。

数码相机会产生噪点,胶片会产生颗粒。颗粒跟噪点一样,都会影响画质。胶片的颗粒产生与冲洗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的冲洗条件下,100度的135胶片能放到14寸,特别好的冲洗效果,能放到18-20寸。

有人说135胶片相当于600万像素,有人说1000万,还有人说2000万,这些数字都算对。因为不同的感光度,不同的冲洗条件,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差距非常大。另外如果将胶片转换为数字,扫描或电分的条件也很重要。

我有时候冲洗黑白胶片,如果想降低颗粒度的话,我不是定到20度,而是18-19度,选择盘洗,10秒搅动一次。药水会选择d23。这样洗出的底片颗粒非常细腻,当然对比度也较低,大光圈拍美人,放出来效果蛮好的。

单说胶片的分辨率,影响它的因素有镜头素质,最佳光圈,相机曝光组合,胶片感光度,选择冲洗药液种类,药液温度,药液新鲜程度,冲洗时间,相纸选择,放大尺寸,扫描仪器选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冲洗条件,有条件要找高等级的图片社,说家门口那种洗印店,无论柯达还是富士,冲洗质量都不可能有保证的。这跟自己冲洗黑白胶卷不一样,稍微重要点的片子药水我都是一卷一换,冲洗店能管你这个?药水快用废了就迫冲呗。那些说600万像素的朋友,你把胶卷寄到北京一些著名图片社试一试,保证让你大吃一斤。

现在玩胶片,玩黑白的多一些。自己冲自己放。用柯达卷的话,柯达出的那个冲洗液效果要比自己配的d76好些。一大瓶子够用好多卷。

最舒坦的玩法是8x10直接印象,底片多大,照片就有多大,那画质,那质感,完全不是数码能比的。拿起放大镜,你可以细细品。

胶片还是很好玩的。很有意思。

用胶卷拍照,底片最高分辨率都相当于哪个级别的数码相机?

哈苏中画幅相机,10年前,5000万像素大概是20万块钱。今天,1个亿像素的哈苏相机,是380000,这个比用胶片拍照的成本贵多了,可是,为什么商业摄影不用成本更低的胶片拍摄呢?

你好,胶卷也分为很多尺寸品种,常见的有35mm胶卷和120胶卷。我具体谈谈:

一、如果不只是胶卷,还包括胶片的话,8x10胶片的分辨率

8x10底片的胶片分辨率,大概实际上相当于1-2个亿像素。

不是说胶片的分辨率只有1-2个亿像素,主要是8x10相机的镜头的分辨率不够高。

如果是印刷胶片,由激光照排机在胶片上输出,那个分辨率确实是惊人的,而且印刷胶片也更大,A4A3根本不是问题,有人民日报那么大的印刷胶片,按照4000dpi进行输出,你可以想象一下,分辨率是不是几十亿几百亿像素呢?

只是,8x10的胶片相机,不是印刷胶片用的激光照排机。

8x10的胶片相机,镜头的分辨率太差,所以,真正最终能够获得的实际分辨率,只有1-2个像素。

如果把这个8x10的胶片,用激光照排机来输出黑白文稿,那轻松10个亿像素是没有问题的了。

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胶片和相机,是图书馆用的缩微胶片

如果用缩微胶片和缩微相机,换算为35mm胶卷,大概相当于最高4000-5000万像素的分辨率,当然,要用最顶级的缩微胶片和缩微相机,缩微镜头。

只是,无论激光照排机,还是缩微胶片,缩微镜头,也只是针对高反差的对象,具备最高的分辨率,如果是正常的有丰富明暗层次和丰富的色彩层次的对象来说,分辨率就很低了。

比如说,激光照排机或者彩色影视,印刷黑白的文字,分辨率可以达到4000dpi,但是,印刷彩色照片,却很难达到300dpi。

三、如果是摄影用的胶卷和相机、镜头,那么,确实很遗憾,分辨率很低

35mm规格的胶卷,相机,镜头,顶天也就是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水平。

120规格的胶卷,相机,镜头,顶天也就是5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水平。

大家可以想一想,商业摄影,要求够高了吧?可是,为什么,哈苏、飞思的中画幅数码后背,在只有2000多万像素的时候,就把哈苏的120相机给淘汰了呢?

这个问题,只要你想一想为什么,结论就不难的出来了。

2004年的时候,一台2000多万像素的哈苏或者飞思,大概要十几万。

2004的时候,一台120胶卷的哈苏相机,也就是几万块钱。

对于商业摄影来说,一直都是使用120胶卷,胶卷的成本,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在当时,拍摄一卷120胶卷,带冲洗费用,也就是最多七八十块钱。

你觉得对于世界500强企业拍摄商业广告来说,真的出不起这胶卷费用吗?

最常见的35mm彩色胶卷,无论柯达还是富士,正常冲洗扫描,顶天相当于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

因此,最根本的,还是胶卷的分辨率太差了。

更不要说,哈苏,飞思的中画幅数码相机,有5000万像素了。

和哈苏的5000万像素相机相比,哈苏120相机,真的有优势吗?

你想一下,哈苏5000万像素相机,10年前大概是20万块钱,使用成本比120胶卷贵多了吧?

何况数码相机的折旧费用很高,折旧速度很快。

综上所述,只要你用脚趾头想一想哈苏数码相机取代哈苏120相机的这个 历史 进程,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出结论了。

荒谬至极,胶片是化学银盐感光颗粒,颗粒是极小的,需要显微镜才能观看,理论上来说,只要你镜头分辨率到位,胶片分辨率可以无限跟进;另外,胶片的乳胶涂层有厚度,物理感光过程中使胶片分层感光,这就使宽容度极大地增加,层次分明,较为好看自然,这是数码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也就是说数码味的问题!所以,艺术家追求照片本身的承载价值的时候,应该用胶片!而新闻、商用市场都应该用数码,因为传播方便!所以,未来应该建立两种体系,高端艺术类的风光摄影等,你要想拍卖,那么必须是胶片作品,版权购买可以涉及原始胶片!而商用新闻则必须数码!

对于光学胶片来说,其等价的像素极限与这么几个因素有关:

1 光波长。可见光波长零点几个微米或几百个纳米。在底片或ccd上聚焦后,有效的像素点极限就是零点几个微米。

2 像素点大小。底片用卤化银感光后形成银原子晶体,这个晶体可以轻易实现胶体粒子水平,也就是几个到几十个纳米直径,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水平。数码相机的ccd点阵目前远远达不到。

对于长度几十㎜的底片而言,相当于可见光波长的大约十万倍水平,上面可以很容易排列出百亿等价像素,目前数码相机像素才多少?

那么为何大约三十年前的柯达富士乐凯照片我们目视其清晰度不高?一是那时普通相机的镜头不行,二是软片在相机里不易充分展平。如果用好镜头外加硬底片(例如老式玻璃底片),那么可以不很困难地实现可见光极限分辨率下达成的百亿像素水平。

结论

底片本身像素水平在可见光范围内远胜数码相机,而且永远不可能被数码相机超越。可见光范围内,目前原理制作的数码相机最乐观的前景就是达到零点几微米的可见光物理极限,与底片持平。

叶公好龙的人真多。

本人80后,亲手冲过上百个卷是有的。光学放大机不知道有多少人玩过?自己扫的卷更多。

胶片除了大画幅的画幅优势,中幅和135胶片对应数码在现今全是劣势。感光度低,分辨率低,绝对的偏色(除非拍照严格按色温使用相应色镜)。

说胶片分辨率无限高,建议多看看高质量的摄影集或者光学放大的负片或黑白。135的高质量印刷只能印大半个巴掌大个的尺寸,再大就看得出劣化了。光放135真放不了多大,放得稍大点真不能看细节。

约2400万像素左右。胶片的分辨率是靠极细的化学团,大化学团越细,胶片越细腻。以135胶片36mm×24mm来讲,过去胶片一般为70~90点(mm),100点就是极细的了。3600×2400=864000。现在数码三色排列在同一平面,再X3约2600万以内,由于绿感光元件占50%,再适当减点,所认2000万~2400万即相当于胶片最好效果。当然胶片还有无数更细微颗粒,这一般在分辨率上是不计算的。大颗粒的最细程度决定胶片分辨率。

国外的一个权威科研机构介绍说胶卷的每个卤化银分子就是一个像素,一张135底片是所含的卤化银分子那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是现在的感光元件无法比拟的,现在的感光元件的每个像素能作到一个分子吗,而且中间还含有很多线路,因此同尺寸数码感光元件和胶片的像素是无法比的,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还无法做出一个分子大小的像素,何况还有线路。

135胶卷儿大概有600万像素。不过这个并不一定,感光度越高的像素就越低。乐凯的像素就比较低,柯达的富士的像素就高一点。反正都超标。放7寸相片儿200万像素就足够了。但再放大点儿就不行了。这就是从前婚纱摄影的正规店儿用120底片的原因。现在的数码相机手机像素都是虚标。凡是说2000万像素的比1000千万像素的效果好的都是在骗人。电脑显示器分辨率至今还是200万像素。4k显示器远没有普及。200万像素就是1600×1200。20寸显示器上正好能满屏播放。

很有意思的无解问题!在一个数码像数点里不能包含三原色,这是大师们多年来苦中求解的事情,哈苏h6d成像原理有了很大的进步。简单的说叫做像素叠加。理论上很是复杂,一下子说不清楚。胶片上没有像素点,直接反应三原色,不需要叠加。所以胶片数据不能用像素点来表达。但是胶片数据是后期电分出来的,也不能无限放大。现在的好数码相机像数达一亿或者更高了。有的专业数码相机已经是几十亿的像素级别的啦,比如天文照片或者是卫星地图照片。我觉得二者成像原理不同,用途不同,没有可比性。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貌似镜头讲分辨率,达到中心100线的已经很不错了,若是用于数码相机,这些头依旧不行,玩“味道”是另外一回事,换句话说,底片不存在分辨率一说,即便最细腻的底片,镜头分辨率低也无法刻画细节。以前有人问过比你这个问题更接近数码相机的问题“底片相当于多少像素”,这也是一个没有可比性的问题,数码照片极致放大,你看到的是“马赛克”一样的规则方块,当观看距离越远时,图像越“清晰”,底片照片极致放大,你看到的是不规则的几何块,观看距离越远,越“清晰”。

适合初学者入坑的十款胶片相机推荐

虽然现在胶片相机除了装逼之外玩的人很少,但是好歹也算是器材推荐,本着造福大众的心理,按照我自己对器材的偏好推荐了以下几种规格的十款胶片相机,基本是面向胶片新入坑用户,胶片初学者。

135 Film MF SLR

NikonFA

原本我是要推荐Nikon FE-2的,但是我想到了一款被国内豆瓣胶迷所忽视的机型,尼康FA。后来到某宝上看了一圈,Nikon FA比Nikon FE-2要便宜一些,所以决定推荐Nikon FA。

Nikon FA较同时期MF胶片相机不同的地方在于其搭载了尼康分区测光系统(Automatic Multi Patt-ern),这套系统也是尼康后来在数码相机上不断升级的矩阵测光系统的初始版本。分区测光比中央重点测光的优势无需赘言,这套系统原本尼康想要设计在FE-2的机身上,但是由于时间进度,这套系统最终还是使用在了FA上,FE-2仍然使用了60/40的中央重点测光系统。

Nikon FA已经具备在数码相机上非常常见的ASMP四种曝光模式,如果有数码相机的使用经验,Nikon FA除了手动对焦之外别无难度。

Nikon FA具备1/250秒闪光同步速度,最高1/4000秒快门,蜂窝钛帘,要说Nikon FA有啥令人不爽的地方的话,应该是其银色顶盖并非金属材质,同期的FM-2、FE-2都是全金属机身。

Olympus OM-2

这是一台逆豆瓣神机的存在,奥林巴斯从高天原上偷下来的作品,虽然我更喜欢OM-3或者OM-4,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先不要受到各种玄学的污染,先搞一台好用的相机才是正理。从外观来说,OM-2机身小巧,外观精致,五棱镜下沉设计让其看起来非常袖珍。

这是一台同样具备光圈优先自动程序曝光的机身,并且OM-2还具有OTF测光功能。快门速度最高1/1000秒,程序曝光时提供±2挡曝光补偿调节。

135 Film AF SLR

NikonF100

如果用数码机太久感到疲惫,但觉得MF胶片有些累赘,少侠不妨体验一把Nikon F100。这是一台性能和尼康早期数码相机相差无几的胶片机身,五点自动对焦,成熟准确的测光系统,快速可靠的自动过片,你完全可以把F100当作尼康的数码相机使用。

F100除了最新的E型镜头无法使用之外,尼康的全系D、G镜头都可以非常流畅的插入F100的身体,自动对焦和测光都非常完美。F100再往下有F4S可选,但是我觉得不是非常好看,而且后胶片时代的F4S上按钮看起来非常麻烦,不简洁,不优雅。F100再往上有F5和F6选择,不过F5对焦竟然没有合焦红点,而F6太优雅,太昂贵,不是初学者可以驾驭的神器。

EOS-1V

和尼康F6秉承胶片末法时代的双雄,如果算上美能达的a7,应该是三雄之一。推荐EOS-1V的原因非常简单,对焦准确,机身可靠。如果是佳能数码相机用户,EF镜头插入即可工作,各方面性能要比我为尼康用户推荐的F100要优秀许多,虽然不便宜但是绝对称不上昂贵,如果你搞到手柄,完全可以体验一下1位数机型带来的感觉。

135 Film MF RF

MinoltaCLE

这是徕卡和美能达蜜月期的产品,徕卡推出了CL版本,美能达推出了CLE版,总得来说两款机身没有性能上的区别,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外观和价格。对于初学者用户,如果想要一台体积紧凑但精致,过片有力但轻柔,快门坚决但宁静,取景器宽大明亮的旁轴胶片相机,最具性价比的选择莫过于Minolta CL-E,卖掉CLE几乎是我最痛惜的事件,后悔不迭。2000块人民币能买到这样的机身简直是神赐之物。

CLE可以使用全部徕卡M口镜头,不论徕卡、福伦达还是L39转接,问题都不大,唯一蛋疼的地方在于CLE的框线是28mm、40mm、90mm,可选的镜头少了35mm和50mm两个非常常用的焦段。除了美能达配套的28mm、40mm镜头之外,还可以选福伦达的VM40mm F1.4。如果不在乎取景的话,35mm镜头插上去拍也没啥问题对吧……你都用旁轴了,还在乎什么取景!

135 Film AF RF

CONTAX G1

想来想去可自动对焦的旁轴胶片,性价比好的也就是CONTAX G1了,千元左右的机身投入,还是非常值得的。CONTAX G1是京瓷推出的一款非常经典的机身,后续升级版G2横扫大江南北。G1支持自动对焦,当然不是TTL,快门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2000秒,快门为电子控制纵帘。支持自动曝光,TTL测光,中央重点测光还算准确。机身可以自动读取胶片的DX码,自动识别胶片ISO度数。G1的取景器虽然是实像式取景器,但是太小了,这点是G1为数不多的几个缺点之一。G1使用两节CR2电池,比较容易买到,京东有售。

120 Film MF TLR

Bronica ETRSi

可能是国内可以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120胶片单反了。

当然勃朗尼卡的器材都以性价比出色闻名,而ETRSi当属性价比最出色的一款。ETRSi是该系列后期的成熟版本,如果有精力去仔细分辨,ETR其他型号也非常值得入手。作为模块化系统,ETRSi可以更换后背、对焦屏、取景器,配件惊人的丰富。PE系列镜头虽然不是白菜价,但是解析力和焦外还是能维持在水准之上。对于入门用户来说,这个系统算是比较值得深入的系统了,前后左右配齐了基本能玩到出坑,至于相比喜欢买个中古成色哈苏500C然后搭配一支单镜头,只为买哈苏标来说,这套系统更好玩也更实用更便宜……缺点就是外形不够哈苏,不能装逼。

哦对了,它还支持135宽幅。

YASHICA Mat 124G

不晓得雅西卡124G算不算国民双反,总之这是除了禄来之外在国内人气最高的双反相机了。这台双反定位于普及型产品,价格非常低廉,采用了不少塑料件,但是整体来说仍然非常可靠,严重的机械、光学故障并不多见。雅西卡124G采用了非常经典的3组4片的75mm F3.5天塞镜头,整体光学质量不错,中央解析力很高,边缘较弱。这台相机卖的比海鸥好许多,小县城的百货商场里都有出售,因而流传下来的124G的数量非常多,找到一台好成色的也并非难事。当然一台相机受欢迎之后,哪怕是二手,价格也会受到波动,如果找不到价格合适的124G,推荐禄来柯德,2000出头,也算好玩。

Pentax67

老外称之为“MONSTER”的120单反,入手非常沉重,但是性价比很高,3000出头一机一镜问题不大,想要便宜的享受6×7的大画幅吗,那就是宾得67了。整体用起来宾得67就像一台大号135,除了机震严重缺点不多。巨大的反光板落下抬起的声音感觉大炮发射,不管是在拍摄什么题材,不管多少人参与群拍,只要你手持宾得67,释放快门的时刻你绝对是场中焦点。宾得67还有一个好处是这个系统非常完善,镜头众多,配件齐全,维修方便。如果67机身玩腻了,想要更先进更优雅,可以考虑进步到宾得67 II。

120 Film MF RF

Bronica RF645

120旁轴都不便宜,所以这时候就要请出勃朗尼卡了。

RF645其实已经是腾龙掌控时代的产物了,可惜生不逢时,出生在了胶片末法时代,如果再往前推个10年,这绝对是国民机种。你能找到几台645旁轴联动测距可换镜头的系统?

RF645是一台非常好用的120胶片645规格旁轴联动测距可换镜头胶片相机,机身体积较为紧凑,按键拨轮也非常简洁,设计思路清楚简单,测光系统先进实用。

RF645非常轻盈,金属和塑料、橡胶交织在一起,结构非常可靠,手动过片,自动测光,A挡时支持1/500秒,P挡时支持1/750秒,搭配65mm F4镜头,简直不要太好用。

关于《最胶片的数码相机是哪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话题

更多

阅读排行

更多
当前位置:胶片>>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