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后背评测

2022-09-13 13:00:05 IT技术网 互联网
浏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数码后背评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买佳能5d3好还是sony a7r2好详细一些

两者单看机身性能的话,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A7R2是目前综合能力最强的135相机没有之一(第二强的尼康D810)

A7R2除了极限抓拍情况下单次对焦速度不如5D3外,其他所有方面都完全碾压5D3

低感画质,高感画质,最大像素,宽容度,追焦能力,对焦精度,暗光对焦,1080P视频超采样,4K视频内录,五轴防抖,翻转屏,静音快门。A7R2全方位吊打5D3

可能有人会说镜头群,什么佳能镜头群如何如何完善之类的

然并卵,就算是镜头群,A7R2依旧碾压5D3,原因一看便知

5D3目前的镜头群:佳能口的单反镜头(支持自动对焦)

A7R2目前的镜头群:索尼E卡口无反镜头(支持自动对焦);索尼A卡口单电镜头(支持自动对焦);佳能卡口单反镜头(支持自动对焦);尼康卡口单反镜头(部分支持自动对焦);宾得PK卡口镜头;莱卡旁轴镜头;老美能达M口镜头。。。。。。。。。。。。。

最强135数码后背,镜头群完全不是问题

索尼a7r2参数

索尼A7RII参数:

上市日期:2015年6月

操作方式:全手动操作

传感器类型:Exmor R CMOS

传感器尺寸:全画幅(35.9*24mm)

传感器描述:长宽比:3:2

有效像素:4240万高清级像素

数码变焦:4倍

图像分辨率:3:2(全画幅)

L:7952×5304(42M)

M:5168×3448(18M)

S:3984×2656(11M)

16:9(全画幅)

L:7952×4472(36M)

M:5168×2912(15M)

S:3984×2240(8.9M)

高清摄像:4K超高清视频(2160)

镜头说明:索尼E-mount镜头

镜头卡口:索尼E卡口

对焦方式: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直接手动对焦,手动对焦

对焦区域:广域/区/中间/自由点(L,M,S)/扩展自由点/锁定AF

对焦点数:35mm全画幅:399;APS-C:357(相位检测)/25(对比检测)

对焦辅助方式:对焦辅助灯

功能支持:

索尼A7RII支持单张拍摄,连拍,自拍定时:10秒/5秒/2秒,自拍定时(连拍):10秒3张影像/10秒5张影像,5秒3张影像/5秒5张影像,2秒3张影像/2秒5张影像,连续阶段曝光,单拍阶段曝光,白平衡阶段曝光,DRO阶段曝光等拍摄模式。

支持静态影像ISO 100-25600(可扩展至ISO 50-102400),自动(ISO 100-6400,可在此范围内选择ISO最大值和最小值)和动态影像ISO 100-25600,自动(ISO 100-6400,可在此范围内选择ISO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上内容参考:中关村在线——索尼A7RII(单机)参数

如何评价索尼 RX1R II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RX1发布的时候的历史,RX1发布于a7之前一年,和它共享一块传感器的是索尼唯一也是最后一款全幅单电a99。a99的出现是单电产品线的一个终结,而RX1则是一款试水之作。对索尼来说,无论是单反还是单电,都已经被证明是没有前途的方向。而单反和单电推广过程中的那些教训,也正是在提醒索尼,当今之世,只有做消费者真正想要的相机,才有出路!我想也正是a99的惨淡和RX1的大获成功,让索尼终于坚定了决心,将无反进行到底,让Nex走向全幅。

但是RX1诞生的时候,无反相位检测对焦还只是一个概念。因此索尼这一块24mp的cmos,虽然成像性能优秀,但先天留给对焦性能改进的空间却相当有限。在RX1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用户对于RX1最大的遗憾,就是对焦性能不足。而此后发展的a7,a7ii虽然极力改进,但相位检测终究只是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但即使是这样,a7系列也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得到了下至入门爱好者,上至专业摄影师的普遍支持。面对如此大好的局面,索尼必须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无反系统的这最后一块短板。

而a7rII的这块新CMOS,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的。它的存在,让RX1也有希望变成一台终极的便携全能相机。

而RX1其他方面的性能,基本上没什么改进的空间。比如蔡司这颗35 f2镜头,本身已经是135系统最完美的35镜头之一。无论是解析力还是焦外柔和程度,都完胜佳能35L和尼康35 1.4,与徕卡的35 FLE相比也毫不逊色。可以说RX1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镜头,那么在RX1R2上当然要保留。镜间快门的限制,基本上各家都是在1000~2000之间,而镜间快门的工作原理也决定了电子前帘并没什么卵用……(因为镜间快门的前帘本来就可以被认为是在一瞬间完全打开的)另外RX1的机身和镜头都已经如此紧凑,a7和a7ii的机身厚度对比摆在那里,RX1的厚度和a7相当,不可能再有空间安装防抖了。这些其实都不算太要紧,唯一让人有些担心的,就是电池性能是不是够用了,毕竟EVF可是耗电大户,原来RX1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一般,建议索尼出个原厂电池手柄。

RX1的诞生,标志着索尼开启了全新的微单时代。而到了2015年,a7R2即将登顶全能135数码后背的王座,在这个时候发布RX1R2,也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纪念吧。

另外根据以上推测,我认为索尼发布a7iii的可能性近期不大了,就算有更新恐怕对焦性能也不会升级到与a7R2相当的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7R2都会是唯一的转接神机。

sony微单α7Ⅱ和7r的区别

1、像素:

7R采用3600万像素,追求极致的画质,但是防抖不好,所以无法用于抓拍;a7Ⅱ采用2430像素,具备了机身光学防抖,而且性能非常出色。

2、摄影优势:

7R光线充足下拍摄效果非常好,对于风景拍摄有先天的优势;a7Ⅱ整体设计也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操作更加顺手。

扩展资料:

索尼微单系统同时拥有带防抖功能的机身,和带防抖功能的镜头。在实现抖动补偿方面:

机身防抖:可对上下摇摆、左右摇摆、横向平移、纵向平移和旋转共5轴提供抖动补偿。对应产品为a6500、a7II、a7RII、a7SII、a9。

镜头防抖:可对上下摇摆、左右摇摆共2轴提供抖动补偿。对应产品为原厂带OSS字样的镜头。

机身与镜头混合防抖:具备防抖功能的机身配合具备防抖功能的镜头时,机身提供横向平移、纵向平移和旋转共3轴补偿,镜头提供上下摇摆、左右摇摆共2轴抖动补偿。(如果镜头是E 16-50/3.5-5.6 OSS、E 18-55/3.5-5.6 OSS、E 55-210/4.5-6.3 OSS、E 18-200/3.5-6.3 OSS LE,则机身提供全部5轴防抖)

1、5轴防抖只能选择全部开启或全部关闭,无法选择性开启某个轴的抖动补偿。

2、当机身与镜头同时具备防抖功能时,只能选择开启所有防抖或关闭所有防抖。镜头上没有防抖开关,则通过机身菜单控制;镜头上有防抖开关,则通过镜头控制。

3、转接镜头时,机身至少提供上下摇摆、左右摇摆和旋转这3轴防抖。能否开启平移防抖,取决于镜头、转接环能否提供对焦距离信息。

机身防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为更多镜头提供了抖动补偿,让索尼微单变成“135防抖数码后背”。另一方面,它也彻底改变了CMOS与机身的固定结构,影响到CMOS的散热性能(和是否开启防抖无关)。

基于a7与a7II的对比,RX1RII与a7RII的对比,5轴防抖功能确实会对动态范围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长时间曝光时的动态范围)。

索尼相机a7r2和a992哪个好

个人觉得A7RII的最大亮点是镜头通吃,尤其是转接A口和第三方自动对焦单反镜头。以前曾有人把索尼微单戏称为万能数码后背,从A7RII开始,这个数码后背的称号真的可以坐实了。

用A7RII转接福伦达超广时红移没有了,边角的绿移也比用在A7S上来得轻。红移最严重的二代VM15不仅没有了红移,上部黄斑区也不见了。其实这个黄斑是最难消除的,镜头补偿APP在A7R上也无法奏效。

索尼RX1R怎么样?索尼RX1R好吗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RX1发布的时候的历史,RX1发布于a7之前一年,和它共享一块传感器的是索尼唯一也是最后一款全幅单电a99。a99的出现是单电产品线的一个终结,而RX1则是一款试水之作。对索尼来说,无论是单反还是单电,都已经被证明是没有前途的方向。而单反和单电推广过程中的那些教训,也正是在提醒索尼,当今之世,只有做消费者真正想要的相机,才有出路!我想也正是a99的惨淡和RX1的大获成功,让索尼终于坚定了决心,将无反进行到底,让Nex走向全幅。

但是RX1诞生的时候,无反相位检测对焦还只是一个概念。因此索尼这一块24mp的cmos,虽然成像性能优秀,但先天留给对焦性能改进的空间却相当有限。在RX1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用户对于RX1最大的遗憾,就是对焦性能不足。而此后发展的a7,a7ii虽然极力改进,但相位检测终究只是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但即使是这样,a7系列也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得到了下至入门爱好者,上至专业摄影师的普遍支持。面对如此大好的局面,索尼必须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无反系统的这最后一块短板。

而a7rII的这块新CMOS,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的。它的存在,让RX1也有希望变成一台终极的便携全能相机。

而RX1其他方面的性能,基本上没什么改进的空间。比如蔡司这颗35 f2镜头,本身已经是135系统最完美的35镜头之一。无论是解析力还是焦外柔和程度,都完胜佳能35L和尼康35 1.4,与徕卡的35 FLE相比也毫不逊色。可以说RX1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镜头,那么在RX1R2上当然要保留。镜间快门的限制,基本上各家都是在1000~2000之间,而镜间快门的工作原理也决定了电子前帘并没什么卵用……(因为镜间快门的前帘本来就可以被认为是在一瞬间完全打开的)另外RX1的机身和镜头都已经如此紧凑,a7和a7ii的机身厚度对比摆在那里,RX1的厚度和a7相当,不可能再有空间安装防抖了。这些其实都不算太要紧,唯一让人有些担心的,就是电池性能是不是够用了,毕竟EVF可是耗电大户,原来RX1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一般,建议索尼出个原厂电池手柄。

RX1的诞生,标志着索尼开启了全新的微单时代。而到了2015年,a7R2即将登顶全能135数码后背的王座,在这个时候发布RX1R2,也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纪念吧。

另外根据以上推测,我认为索尼发布a7iii的可能性近期不大了,就算有更新恐怕对焦性能也不会升级到与a7R2相当的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7R2都会是唯一的转接神机。

关于《数码后背评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