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渝地区女人的家庭地位,川渝地区女性地位

2022-09-18 16:53:30 IT技术网 互联网
浏览
摘要:

就全国来看,川渝一带可能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这一调查数据,在短时间内冲上热搜榜,引起大量讨论,不少人表示,在成都,甚至是整个川渝地区,男性承包家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耙耳朵,是川渝地区对

正文摘要:

就全国来看,川渝一带可能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这一调查数据,在短时间内冲上热搜榜,引起大量讨论,不少人表示,在成都,甚至是整个川渝地区,男性承包家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耙耳朵,是川渝地区对“怕老婆”男性的一种调侃。后来,川渝的人们便把丈夫呵护妻子、爱护妻子的行为,称之为“耙耳朵”。种种细节,难免引人深思,为什么川渝地区更接近于男女平等?四川女性地位较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值得。可以说,四川女性的地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论川渝地区女人的家庭地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 在四川街头,经常可以看见一起逛街的夫妻里的丈夫抱娃、推车、背包……而妻子呢,负责美美逛街就好了~绘画/五月

-风物君语-

她们值得

就全国来看,川渝一带可能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

在大家的语言系统中,亲属称呼多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男在前女在后,而在川渝的方言中,则是“妈老汉儿”、“婆婆爷爷”、“嬢嬢叔叔”。

▲ 川渝男性最常说的几句话,你听过哪句?绘画/五月

当其他地区出现“超生”新闻时,原因多半会指向“重男轻女”、“遗弃女婴”,而在川渝,则是“17年生8胎,只为要一个女儿”。据考证,传说中的“女儿国”东女国,就在川西一带。

此外,根据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承担家务依旧以女性为主,成都却是个例外——成都女性做家务的时间低于成都男性。

▲ 很多四川女娃儿告诉风物君,家里做饭基本上都是由父亲掌勺。图/@四川工人日报

这一调查数据,在短时间内冲上热搜榜,引起大量讨论,不少人表示,在成都,甚至是整个川渝地区,男性承包家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川渝的已婚男性,会有“耙耳朵”这一可爱的别称。

耙耳朵,是川渝地区对“怕老婆”男性的一种调侃。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成都男性流行在自行车后座,安装一个类似于“耳朵”的椅子,以提高妻子的乘坐舒适度。这种带“耳朵”的自行车,被人们称作“耙耳朵”。后来,川渝的人们便把丈夫呵护妻子、爱护妻子的行为,称之为“耙耳朵”。

种种细节,难免引人深思,为什么川渝地区更接近于男女平等?

(重庆直辖以前,一直隶属于四川,地形地貌及民风民俗,皆与四川一致,为行文流畅,故下文以四川指代川渝)

四川女娃儿太拼咯~

四川女性地位较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值得。

“自古蜀女多豪杰”,洒脱直爽的辣妹子,文能研磨写诗,武能扛枪打仗。

成都浣花夫人,面对外敌骚扰,跃马横刀,亲自挂帅,率兵开展成都保卫战。而当后蜀亡国,蜀主孟昶的妻子花蕊夫人,作诗痛斥“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毫不掩饰自己的悲愤心情。

宋朝时,本是民间歌女的成都人刘娥,先嫁银匠,后入宫廷,成为宋真宗赵恒的章献明肃皇后。待宋真宗驾崩后,刘娥垂帘听政。这位颇有计谋的政治家,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后人经常将其与武则天、吕后并称,并称赞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垂帘听政期间,刘娥留下了许多功绩,不仅结束党争、创设谏院,还兴办州学、修建水利,同时还主持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巾帼英雄层出不穷,而唯一一位被单独列传、得到正史认证资格的女将军,则是明朝末年的重庆人秦良玉。

在丈夫马千乘任职石柱土司期间,秦良玉曾多次协助其押运粮草,千里奔袭,立下赫赫战功。当马千乘在监狱含冤离世之后,秦良玉代领其职位。时至清军逼近京师,秦良玉率兵三千,直抵山海关。皇太极的常胜神话,被秦良玉终结,只能暂时退兵返回关外。

败在秦良玉手下的,还有起兵屠川的张献忠。公元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兵迎战,与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大败张献忠。甚至在另一次交锋中,张献忠的帅旗,都被秦良玉夺去。

到了近代,四川女性同样拔丛出类。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烈士江姐、医学女博士乐以成……时至今日,四川女性同样毫不逊色。在今天,提及四川女性这一名词,后面总会跟着一个形容词——勤劳能干。

▲ 论吃苦,风物君是佩服四川女性的。绘画/五月

四川的女孩,在小的时候,都曾被父母这样教育过:你不好好努力,将来长大依靠男人吗?可见在四川女性的意识里,依靠别人生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自食其力搞事业,是四川女性的共识,而四川也诞生一批如红旗连锁曹世如、新希望李巍等女性企业家。

而在四川街头,你也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劳动者。四川女性肩扛手提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图片中。背着孩子劳作,上山背木材,对四川女性而言,从来都不在话下。

甚至是在依靠重体力劳作、很少有女性劳动力的工地,也从来都不乏四川女性坚韧的身影。这些四川女性,多跟随丈夫结伴而行,搬砖砌墙、和水泥绑钢筋,样样都行。

可以说,四川女性的地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钱包有票儿,腰杆自然硬得很!

作为中国三大阶梯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四川西承青藏高原,东接长江中下游平原,整体高差悬殊,交错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高原、丘陵、平原、山地,在四川杂糅相间,其中需要大面积耕种的平原,仅占全省面积的8.2%。

高山将四川环顾,将其揽入怀中,形成一块巨大的盆地。西北侧的群山,可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四川盆地的植物和农作物四季常绿,加之降水充足,水道密布,极利于农作物的自由生长。

早在秦朝时期,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建造,确保了四川盆地内最富饶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灾、水灾等农耕时代最大的自然灾害威胁,被排除在外。在这样优越的农耕条件下,男性劳动力的优势并不明显。换句话讲,在农耕时期的四川,男性可以做的工作,女性也完全可以胜任。

▲ 鸟瞰都江堰水利工程。摄影/张铨生

除此之外,以四川女性劳动力为主的蜀绣、蜀锦等手工业制造,更是为古代四川的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天。

作为“蚕母”嫘祖的故乡,四川很早就推广了养蚕缫丝技术。产自四川的蜀锦、蜀绣,或飞云流彩,或章彩绮丽,分别位列中国四大名锦和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历代王朝都曾在成都设立锦官,管理蜀中的织造事宜,这也是成都为何被唤作“锦官城”的因由。

秦汉时期,成都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丝绸产地,精美的蜀锦、蜀绣,南通茶马古道,输往印度、缅甸一带,北经丝绸之路,输往西亚、欧洲一带,成为全球盛行一时的“奢侈品”。而在三国时期,蜀锦、蜀绣甚至一度成为蜀国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

而四川发达的丝织业背后,是一群勤劳的四川“织女”。在农耕时期,“男耕女织”是最基础的家庭分工模式,织锦刺绣,基本都由女性操作。通过织补绣花,四川的女性不仅可以担负起小家,甚至还推动了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

有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三从四德?么嘚听过!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养成了川人散漫自由的心态,其精神内核自成一派。因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来自于中原地区的纲常伦理等封建制度文化,对四川的影响相对较少。

坐落在都江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大本营。道家主张阴阳和谐,提出了贵柔崇阴的主张。而道教始祖老子,也曾在著作中表示:“万物草木之声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在道家文化思想的侵染下,对于柔软的女性力量,川人十分看重。此外,在四川一带,散布着多个少数民族,甚至在建国后,仍有少数民族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成都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之后,勇于趁夜私奔;在司马相如尚未发迹之时,甘愿卸下荆钗,当垆卖酒;得知司马相如移情于他人之后,也有“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果决。

如此“离经叛道”、敢爱敢恨的,还有长于成都的唐朝女诗人薛涛。乐籍出身的她,在邂逅元稹之后,付出所有的爱意与热情,“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即便这段短暂的感情最后无疾而终,薛涛也能坦然接受。

大约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过多,整个四川都弥漫着开放、自由的社会氛围。生活在这一环境里的川人,言及敢爱敢恨的女性,自然是赞赏多过苛责。

后来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时,历经战乱后的四川人口锐减,随着“湖广填四川”政策的推行,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四川,以及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物资人员均向四川撤退。四川也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将一波又一波外来人员的思想,潜移默化为追求个性、自由开放的“四川模式”。

从女性角度出发,四川女性是幸运的,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且尊重女性环境。这一切,四川女性是值得的,因为她们勇于承担、甘愿付出。

毕竟,只有将自己与男性摆在平等位置,而非自顾自地享受男权让渡给女性的某些微小“特权”,才算是真正的平权。

- END -

文丨莺时

参考资料

王春宇 《蜀地蚕神研究》

四川日报 《从卓文君到浣花夫人,为何“自古蜀女多豪杰”?》

刘正刚 赖佳敏 《古代流行“蜀女多才”说法探析》

喻芳 《“蜀女多才”的道教文化渊源》

论川渝地区女人的家庭地位相关阅读:

中国的女性地位

经常听到有人说那个地方重男轻女,那个地方女性地位比较低吗,那个地方女性地位比较高。本文就分析以下我国不同地方女性地位的高低。

中国女性地位高的地方首推四川、湖南和上海,也有人说东北的。我们一一来分析。

说到四川,我们想到最多的是耙耳朵,川渝地区是全中国最尊重女性的地区,也是全中国女性地位最高的地方。从最为直观的、最为明显的事例上来说,就是大家对父母的称呼。

你看,其他地方都是“爸妈”、“爹娘”、“父母”这样叫,爸爸永远放在第一位,男性永远排第一。但是川渝地区却完全相反,叫法是:“妈老汉儿”,一直都是女性排在前面。

四川女性地位高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川渝地区,女性经济一直相对于其他地方较为兴盛。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川渝经济主体中餐饮、蜀绣、蚕桑,包括现在的电商、直播等行业,女性参与其中的机会很大,并且也十分有利于女性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专长。川渝女性通过积极劳动和参与,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权利和义务从来就是对等的,有了经济基础和扎实的谋生技能,川渝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当然低不了。

湖南,对于湖南我比较了解,其他省份,关系最亲近的人一般是兄弟姐妹,而湖南很特别。他对典型的是郎舅文化,俗称小舅子文化,什么意识?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来往多的家庭,多是郎舅关系。我的小舅子跟我在干活,而我的小舅子的小舅子又跟我的小舅子干活。一个公司多的不是老板家的人,一般都是老板娘的人。

两个家庭的来往通常都是老婆在主导,孩子也是表兄妹之间的关系远远大于堂兄妹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老婆在家里起主导的作用,打交道都是娘家人,所以女孩的地位相对比较高。

上海女人地位高是因为上海作为一个三代工业文明,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都不需要那种农耕文明的男性暴力气质,在上海,讲道理懂规矩的男人普遍比逞一时勇武的男人混得好。

上海又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外地的奋斗男也都会选择留在上海,而上海的女人天然作为娘家人存在,不说其他的是上门女婿吧,也大多生活中女性家族的生活圈子内。交往的妻族人群比较多。也显得上海女人地位比较高。

东北女人地位高,有可能很多人有异议,但现实确实如此,东北男人看着咋咋忽忽的,实际上女人更彪。寒冷的生活锻炼了女性的意志,也锻炼了女人的能力。

东北女人地位高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1,不管以前的闯关东,还是建国后的支援北大荒,实际上都是很多的男人涌现到了东北,东北女人作为地主有更多的选择面。且都是扎根在了东北,生活在女人圈子范围内,地位能不高吗?

举个例子,我同学毕业后留在了长春,和当地的女孩结婚,留在了东北,一旦和妻子吵架,大舅哥,小舅哥的一堆彪型大汉涌入你家里,但凡妻子有一点道理,你还不吃不完兜着。

2,支援东北建设的大多数是工人,那个年代,计划生育也就是有单位的人最严格,使得东北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女孩都看得比较重。又因为父母都有单位,所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受到鄙视。

说道女人地位高的地方,也有女人地位低的地方,被诟病较多的地方是河南山东(女人不能上桌吃饭),福建广东(必须生男孩子),海南广西部分(女人劳动,男人喝茶打老婆),江西(彩礼天价)。我们也一一来分析。

先说河南山东,河南山东很多地方确实是女人不上桌吃饭的,但要把她作为女人地位低的反应就有点名过与实了,我这里解释以下为什么女人不上桌。

河南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我说是中国冬天最寒冷的地方也不为过,这个寒冷不单单指的是气温的寒冷,因为这个地方冬天是没暖气的,而且也不会烧炕,更多的是依靠身体来抵御寒冷。

而吃饭喝酒上桌多出现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北方农村一般是农家小院,很多吃饭都在院子里。北方的喝酒菜多是四凉六热,或六凉六热。下酒菜很普通,花生米、萝卜条、变蒜,条件好的有点变蛋或卤猪头肉,寒冷的天气使得菜都结了冰,照顾喝酒人的进度,热菜一般最后上(上的早了也会结冰)。一群大男人喝了点酒还能御寒,(北方的酒也会温一下),如果女人上桌,对着一桌的凉菜,看着喝得晕晕乎乎的男人,实在无味。所以养成了女人不上桌的习惯。

但女人不上桌,不是女人不能吃菜。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男人一桌(喝酒的),女人一桌(不喝酒的),不喝酒的男人和小孩也坐女人的桌上。一般来说,喝酒的桌子,搞得比较脏,都放在院子里,而女人的桌一般放在屋里,又因为不喝酒吃饭比较快,外人看到好像只有男人坐桌吃饭,而女人好像没有饭菜吃。

当然也有不开女人桌的,一般来说,也是上好的菜刚出锅女人都盛了吃了,也可以说上桌子的菜一般都是女人盛剩下的。我家是河南人,我老婆和我回家过年也不上桌吃饭,觉得比较麻烦、事多又吃得不痛快。

再解释以下上不上桌吃饭,一般来说,我们老家都很少上桌吃饭,不像南方这边的吃米饭,开饭的时候有菜有饭,大家一起围着桌子吃,我们那边多馒头和面条,大家吃饭也是各自盛一晚饭,端着跑到街里吃的居多,所以也都不怎么在乎要不要坐桌子上吃饭。

举个例子,老家过年来亲戚要作陪,我一般都不愿意上桌吃饭,有老爸、伯父、堂兄他们作陪,我更愿意不上桌,自己端一碗饭自己吃,端碗饺子,跑到路边,边吃边和街坊们吹牛,不好吗?故我不认为女人不上桌吃饭就是女人地位低。

再说广东和福建, 广东和福建被说重男轻女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生儿子,一个不是,生第二个,总之生到儿子为止。为什么喜欢生儿子呢?

其实与广东的历史有关。广东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地,成为岭南之地的主人之前,我们的先祖们大多从福建、中原等地迁徙而来,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途跋涉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而“扎根”更难。作为外人——广东人的祖先为了生存下来,克服岭南的自然环境之外,其次,以“入侵者”的身份,如何化解与土著之间的矛盾。在社会文明程度不高古代,当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相遇——冲突上升至一定程度,短兵相接在所难免,而冷兵器时代,“人”是决胜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与岭南土著抗衡,早期的广东先辈不得不多生孩子(尤其重视男丁),多一个人则多一份斗争的力量,也意味着增加生存及繁衍的可能性。随着冲突趋于平缓,“新生代”的广东人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人一旦活下来,时间长了,不可避免诞生活得更好的想法。社会性质单一的结构决定了劳动力取决于人口数量大小,开荒、耕种、建造……愈大的人口代表愈大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几乎等同生产力的年代,为了获取足够的生产力,继而转化最大的效益,有且只有一种方式,则多生育。长此以往,当“多生育小孩”渐成一种情感深入广东人的脑海之中,并产生一系列效果时,于是有了“观念”,观念既成,那么任何与之对抗的方式都是徒劳的,因此,纵使计划生育的政策,也无法遏止广东人多生育小孩。

再说海南人,在海南女人的地位低主要是当地的土著,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里干农活的,树上采槟榔的,大多都是女人;而男人多少在茶馆、在麻将桌上消遣。我有位朋友,在三亚工作,娶了当地的女孩,有次 去三亚出差,到朋友家做客,女孩多次表达朋友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公,因为朋友从来没打过她。天啊,难道不家暴还是值得称赞的吗?隔个两年,再次去朋友家做客,他爱人应经没有了头次见面的青涩,而朋友也慢慢变成了气管炎。从这可以看出,海南女人地位低,也是那些还没开化的土著,慢慢的随着文化的普及,男女也逐渐的平等了。

最后,为什么说中国有些地方女人地位高,有些地方女人地位低呢?有次去广州出差,正好朋友中有广州人,有湖南人,加上我一个北方人,我们不经意间讨论了这个问题。

湖南人:“广东的女人很贤惠,好像你们出来应酬,从来没见到你们老婆跟来的啊。”

广东人:“我们从来应酬是为了养家啊,谁不知道在家里喝喝早茶舒服。”

湖南人:“那我们湖南的女人是不允许老公这样应酬的,她一定会跟着老公的,你们这样,她们不和你们闹吗?”

广东人:“我们这么辛苦了,她们再不懂事,再闹得话,只有换老婆了。”

湖南人:“换老婆,怎么可以这样,就因为在就换老婆,在湖南是不可能的”。

我也在沉思其中的原因。思来想去,觉得原因如下:

一,广东是个宗族文化,以祠堂来凝聚人心,工作、学习、发展也都是家族在帮忙,比如潮汕,一旦有什么好的项目,一个家族的人们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很多门路都是靠家族在帮忙,联系的纽带是家族。

二,湖南是一个郎舅文化,一个人有好的项目的要发展的时候,一般是老婆带上娘家的人,若需要钱财或要帮忙的话,也是老婆首先去娘家筹钱。所以说老婆是公司发展的纽带,作为一个原始的大股东,当然不可能这么容易换掉。

三,广东人找老婆首先要考虑融入自己的家族,所以女孩的品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女孩的颜值、能力都是其次的,更不会看重女孩的家庭。娶来的就是自己家人了,看重的是女孩和自己家人,家族的交往和共情能力。所以说广东人找老婆找的是自己奋斗的后花园,生活的港湾,自己在外面奋斗,家是避风港。

四,湖南人找老婆,一般会看重女孩的能力,以及家族势力,想找一个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可以使自己少奋斗几十年的女孩。具体到女孩的共情能力、融入自己家庭的能力一般不是首要的考虑方案。所以说湖南人找老婆找的是风雨共舟的伙伴,彼此事业的依靠。

五,地位的高低也有内外之分,在外,湖南女人风风火火,老公跟随其后;广东女人温文尔雅,支撑老公。在家,湖南女人只有老公的小家,没有大家,在大家族只是个外人;而广东女人在家,主宰着一切,婆媳关系,妯娌相处,一举一动都是家里唯一的主人。

总之:在我国单纯谈论女人地位的高低是片面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权力对等义务。表面的光鲜并不能决定生活的幸福,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原天下男女平等,共创中华和谐盛世。